今日头条 微博
400-820-6913 在线咨询

【完美世界(中国)】《上海画报》丁伟报道:《改革路上,我们成长——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

2018-6-21 15:30:17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设计保持生命力。”面对如今大批工业设计公司油尽灯枯的现象,丁伟如是谈道。这位头脑极其冷静的设计师,举手投足间大气沉着,带着仿佛历经千山万水后的波澜不惊。言语间不仅流露出对设计这一行业的热情与野心,更多的,是思想家式的、对设计发展前景与转变方式的深远思考。

2010年,丁伟荣获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称号。

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其实是一个偶然。在丁伟小学五年级时,学校要办一个画展,当时没有接触过任何绘画指导的他,受家中墙上年画启发,创作了一幅娃娃抱着鲤鱼的大幅绘画,展出时备受瞩目。此后,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他开始了对艺术道路的求索。

当其他同学还在教室苦读时,艺术考生已经开始了追梦的江湖经历。十六岁那年,高一暑假,丁伟第一次离开了老家山东日照,独自到北京求学。

9路公交车,直奔光华路,再往前走几步,便是中央工艺美院。工艺美院高高的大门带着很强的仪式感,在这种“梦幻的庄严”中,丁伟走入大门,那一刻,他已经被它征服。

为了进入这个大门,从1995年到1998年,他多次进京学习,住遍了光华路周围几乎所有的地下室——包括首都经贸大学食堂地下室、女生宿舍地下室、光华路小学地下室等12个地下室。

在这里,丁伟开始参与实践、接触社会。他创办了一个考前班,在毕业时赚了大约十万元,这也为后来他创建“木马”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接到了第一笔设计单子,这个设计后来用于北京西单一家高级时装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工业设计需要和产品结合”,带着这个理念,丁伟将目光投向了产业众多的长三角。20026月,他来到上海,10月份注册设计公司。他和创业伙伴讨论了很久,最终将公司定名为“木马”,取自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他们认为,工业设计也是能够帮助企业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因为你把工业设计和产业结合投放到市场,能够获得很大的价值。”

而今的丁伟,不少设计叫好又叫座,然而创业之初的那段日子,他连笔记本电脑都没有,拎了一个大本子,到处跑业务。他和一位同学租了一间小屋,当时的互联网并不发达,他们从各大展览会买来黄页,挨个给公司打电话,问他们需不需要工业设计。常常几百个电话打出去,不是被婉言拒绝,就是被直接挂断。而比起这个更残忍的是,他满怀激情发表的许多设计理念,对方公司根本不认同。

在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中,木马公司接到了第一笔单子——为一家企业设计手电筒。“这是我们打了几百个电话打出来的。”此后,他一边继续联系客户,一边开始在网络上推送广告,逐渐形成了口碑。

最开始创业的三年,公司的发展平稳却缓慢,在这一阶段,丁伟收获更多的是艺术理想与现实商业利益接轨的方式——他归纳得出,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人的需求,直接目标是服务于商业利益,而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一个是技术的手段,一个是艺术的手段。“设计要理解行业,和行业诉求产生联系,才能真正获得市场价值。”


一天当中,丁伟最感兴趣的时间是夜幕降临前约三十分钟的时间,世界被神秘的蓝色所笼罩,光明和黑暗在人们的忽略中交替。“光明让我们看清世界而忽略了自己,黑暗让世界模糊但却让自己清晰。”

而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也往往出现在成熟与未成熟之间,这个时期智慧初露端倪亦真情流露,而真正成熟之后却容易重复自己而背满包袱。在介于成熟与未成熟之间的这段时期,丁伟花了大约六七年时间完成了一千多件工业设计产品,获得了红星奖金奖、德国红点奖等许多世界级的大奖,尽管这些作品被如今的他称为“完全商业化的东西”。

他曾研究过企业需求层次多样化下设计发展的策略,并坚定认为设计要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淡化自身的独立性,依托品牌的诉求。“设计师可能像水,像空气,像土壤,在不同的状态下都可以滋生出创意的种子。”

随着木马公司的成功,他开始获得一些话语权,借此,他引导了一些正方向性质的东西——比如策划“晒上海”的命题策划展。

而在这一阶段,他也没有忽略对自己思维角度的发掘,通过对问题的归纳,他发现自己最重要的艺术线索与“时间”有关,比如这一段时间创作的作品“壹百器”,他从商周到明清用很客观的方法梳理出了一百个出土文物,通过与历史对话重新审视经典,将纵向的历史横向并置在面前,能看到周礼、秦雄、汉魂、晋逸、唐韵、宋理、元气、明朗、清复,让人心生敬畏。“当我们把历史的东西横向并置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这种感受十分有意思。看的越多就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甚至将自己消解。”

在作品“百年上海”中,他将上海百年的历史粗犷而又简洁地切成了十段,每一段用一个符号去代表。比如用一张旧报纸代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因为那时很多新思想萌发;用一个话筒去代表纸醉金迷、孤岛时期的三十年代的上海;用一个破碎的皮箱代表四十年代的上海,因为那是一个颠沛流离的时代;用一个向日葵代表五十年代的上海,因为那时上海欣欣向荣……其中,六十年代的符号他觉得是十个符号中最有意思的,他征求了许多老上海人的意见,最后选择了“假领子”,因为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上海人依旧不放弃对优雅生活的追求,这可能是中国任何一个其他的城市居民都没有的基本素质和灵魂性的东西。

“后来我发现,我这两件作品虽然历史跨度不一样,但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一样的,这就是时间。”


在把工业设计与商业问题搞明白之后,丁伟开始思考自己的转向,“我个人不太愿意去重复自己的思考。”当时的他已然成为一流的设计大师,几乎每件作品都能取得极大的成功,然而就在能力成熟的时期,他思想的包袱却越来越重——因为对于他而言,设计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方式而非一种创造方式,设计产品已经变成了一种完全重复的过程。因此,“漫生快活”这个品牌在这个状态下产生了。他认为,这个项目更是一次面向世界的文化展示,让每个人都能在亲身体验中消除对中国文化的距离感,真正实现“艺术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夙愿。同时,他也开始了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求。

丁伟认为,今后的设计会转向三个方向:一是转向交互设计。当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世界变成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沟通就需要借助交互设计。比如苹果借助基于现实进行了对交互语言的拟物化设计,取得了十分大的成功。近年来,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内容看似越来越狭隘,实则不然,整个工业设计正向虚拟数字产业偏移,比如手机的APP。然而随着这波产业的转移,诺基亚、摩托罗拉、柯达等公司由于没有跟上发展脚步而轰然倒下,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适应设计的转向。第二是转向服务设计,如何通过大数据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如何快速整合工业链是许多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大趋势是从“OEM(原件生产)-ODM(原创设计生产)-OBM(原创品牌)-OSM(原创策略管理)”,设计师不管是设计一个杯子还是提供一杯咖啡,都是在提供一个整体的服务体验,然而他也提出,如果把服务体验作为一个方向,现在的教育体系是错乱、割裂的。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向社会创新。他在“设计立县”计划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是由他所在的设计工作室、华东理工大学与江苏宝应县合作的一个项目,旨在用原创设计增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除了产值之外,最终目标是对设计意识的普及。此外,最近他又发起了另一个社会创新的项目:城市补丁。他希望通过设计,将城市中各种微小的缺陷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社会创新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就像微软给系统打补丁一样,给城市打补丁,最终通过创新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

“比如说城市的窨井盖老是丢,因为会有人拿去卖钱,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之后,通过网络平台召集大家献计献策,收集不同人的创意——把井盖改成水泥的、找到回收点进行管制、联系城市安全部门等等,然后统一进行改进: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基于位置的项目”。


帮助大丰市打造特色旅游商品 · 麋鹿文化的解读与创新



帮助大丰市打造创意农业 · 塑造“知青农场”农业品牌



宝应西安丰镇水晶产品再设计


谈到未来的发展计划,他不假思索地表示,未来个人发展方向主要还是社会创新。“因为设计一再转向,最终还是要转向它本来的方向,即最初的生存方式,也就是它的根源。”他认为,设计师要在这个时代引领恰当的观念,在繁华落幕之后回归最初的方向,尽管这个方向可能与之前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因为“平凡的才是非凡的”。


设计公司价值的实现现今基本上分为四种:设计服务、和企业捆绑变成设计顾问、将设计变成投资和产品、自己整合,而丁伟提出,未来还会出现一种方式,就是将创意变成资本,和互联网结合变成创业投资。“研发的倒置为创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在产业化的推动下,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内容将极具市场和生命力,‘木马’也将会有这样一个转型,我们会单独成立一个部门做自主研发。”



丁伟简介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设计师,设计立县计划推动者。中国唯一同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创意新锐奖、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美国IDEA设计奖、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师、中国红星奖金奖六项公认大奖的设计师。

丁伟主张协同创新,创建由木马工业设计、麦思哲研究、十树品牌、无意网络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以「漫生快活」为核心的原创设计品牌;以51deisgn青年设计网站、whodesign互设计论坛、IDroad创意之路为核心的网络体系,持续探索中国设计发展的各种可能,获得业界的广泛赞誉。带领设计团队完成超过一千个设计项目,服务于PHILIPSGEOTIS、三星、英特尔、强生等接近五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出版《木马工业设计实践》、《360看设计》、《思与悟》等著作。近年来推动社会创新项目设计立县计划,运用设计力量加速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建设计立县十大模式,受到解放日报、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报道,并入选上海设计之都十大创新模式展。2011416日,丁伟作为创意产业的杰出代表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社会职务:

上海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十一届青联委员

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专家委员

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国际设计联合会理事

青年设计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家具设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海工业设计协会交互设计委员会主任

获奖荣誉:

2013 联合国教科文创意设计新锐奖

2013 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师

2012上海青年五四奖章

2012中国十佳设计机构、2012中国年度设计机构

2010上海十大青年高端创意人才

获德国红点奖4项、获IF设计奖3项、美国IDEA设计奖

获中国红星奖33,包括3项金奖,3项银奖

获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获最成功商业设计奖金奖


微观木马,鲜活的木马

狙击时事热点,挖掘品牌策略 汇聚不同案例,提供新鲜观点

联系木马

咨询热线: 400-820-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