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微博
400-820-6913 在线咨询

【木马资讯】《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木马工业设计创始人丁伟

2018-6-21 16:12:50

在02月28日228日出版的《第一财经日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对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程建新和木马工业设计创始人丁伟的专访,内容如下。

  


丁伟 学会用设计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在七八年前,国内设计师能获得诸如德国IF、红点等国际知名设计奖项,就能算是大新闻了。这几年,随着拿奖数量陡增,国内设计界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一方面,中国设计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庞大,500多所院校有工业设计专业,专业设计机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参与国际化实践合作,我们的设计力量也在走向成熟。再则,设计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逐渐占据位置。这三个因素共同促使我们的设计进入国际舞台。


相比之下,我和我的团队这几年更愿意参与角逐国内的设计奖,比如红星奖。从本质上来说,IF、红点奖评选贯彻的都是德国的标准、欧洲的标准。而国内设计真正强大的标志,是大部分国内设计师拥有强烈自信,认同由我们自己一手创造、积累、制定的设计标准。当然,建立这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式思考的设计标准,必定需要长时间积累和摸索。作为设计师,我打心里盼望,经过国内设计界乃至各方人士的努力,在未来,这种蕴含中国智慧、中国美学,综合了各种中国实践的设计大奖会应运而生。届时,如果德国人以能获得中国的设计奖为荣,各国媒体都来争相报道,这才是值得中国工业设计界人人拍手称快的事情。而现在,中国工业设计界仍处在建立自信、努力获得国际认同的阶段。


再来解释我所理解的中国式设计。每个国家都有与自己文化、传统结合紧密的设计风格。德国、瑞士崇尚精工美学,北欧设计简约内敛,意大利则擅长浪漫手工艺,美国的独特创新文化孕育出了苹果。受制于自然资源的日本设计师,总是在缝隙之间寻求突破,注重细节,更主张节制。而中国在这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的状态,如何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造大国,国内设计界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因为家居制造的技术限制比工业设计相对少一些,家具设计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做出了不少新颖的中式设计。但这种中式设计多数时候仅停留在视觉和风格层面。


古人的一些设计至今仍带给我们启发。宋太祖赵匡胤为防止朝臣交头接耳,就设计了两边有一个软翅的乌纱帽。朝臣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颤动,赵匡胤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诸葛亮设计的孔明灯,充分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西汉时期,北方人发明的火炕,将烧饭产生的余热用于取暖,这是民间利用自然能的设计典型;历来,中国的小贩炒栗子,是将铁砂与栗子一起翻炒,利用铁砂来导热,好让栗子受热均匀,不至于炒糊。直到今天,欧洲的街头小贩还在用铁网烤栗子,可怜外国朋友们还时不时吃到烤糊的栗子。显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古人的设计创新大都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从世世代代的经验中提取智慧。其设计出的作品也能为中国人甚至全人类,提供最实用的帮助,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天人合一。


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式设计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的智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筷子,它是一种极为简单的中国原创工业产品。无论简单还是复杂,西方的工业设计产品一般都有相应详细的使用说明,看懂了就马上能使用产品。而你无法为筷子写一个详细的使用教程,也别指望依靠这种方法教会外国朋友使用筷子。会了就是会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当你适当慢下来,重新审视中国设计智慧,才会发现那些令人动容的细节。

 

回过头来反思国内设计界以及媒体对斩获国外设计奖项的热切关注,我们应该客观、理性、辩证地去看待这件事情。设计奖项设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对设计质量提供一个标准和方向,希望倡导一种更适合人类、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方向。产品获奖不一定代表它是符合大众生活习惯的最好解决方案。相反,如果为了获得这些国外奖项一味迎合它们的标准,产品的气质就无法散发出来,设计师即使拿到了奖项,从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丁伟

木马工业设计创始人,曾屡获IF奖、红点奖、红星奖

产品获奖不一定意味着它就是符合大众生活习惯的最佳解决方案


微观木马,鲜活的木马

狙击时事热点,挖掘品牌策略 汇聚不同案例,提供新鲜观点

联系木马

咨询热线: 400-820-6913